行车记录仪,作为现代汽车中不可或缺的安全辅助设备,其拍摄范围一直是车主关注的焦点。行车记录仪能拍到哪里呢?小编将为您详细解析行车记录仪的拍摄范围,帮助您了解这一安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一、行车记录仪的基本拍摄范围
1.前方道路情况 行车记录仪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记录前方道路情况,包括行驶轨迹、路面状况、交通标志等。高清行车记录仪的前置摄像头拍摄范围可以达到120度至150度。
2.车辆两侧 行车记录仪的两侧摄像头可以捕捉车辆两侧的影像,这对于并线、停车等操作尤为重要。大多数行车记录仪的侧视摄像头拍摄范围在90度至120度之间。
3.车尾情况 车尾摄像头主要记录车辆后方的情况,如倒车、停车等。拍摄范围通常在120度至150度之间。
二、行车记录仪的特殊拍摄功能
1.循环录像 行车记录仪具备循环录像功能,当存储空间满时,会自动覆盖最早的录像,确保重要画面不会丢失。
2.G-Sensor(重力感应器) 行车记录仪内置G-Sensor,当车辆发生碰撞时,G-Sensor会自动锁定碰撞时的录像,防止被覆盖。
3.夜视功能 部分行车记录仪具备夜视功能,能够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环境中清晰拍摄,确保行车安全。
三、行车记录仪的拍摄限制
1.视角限制 行车记录仪的拍摄视角受限于摄像头的设计,某些角度可能无法完全覆盖。
2.环境因素 ***劣天气、光线不足等环境因素可能影响行车记录仪的拍摄效果。
行车记录仪的拍摄范围涵盖了前方道路、车辆两侧和车尾情况,具备循环录像、G-Sensor和夜视功能等特殊拍摄功能。其拍摄范围和效果也受限于视角和环境因素。了解行车记录仪的拍摄范围和限制,有助于车主更好地利用这一安全设备,确保行车安全。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