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外汇调剂市场的美元兑人民币的年平均汇率为1∶6.46,而官方汇率为1∶3.72。当时,中国正在进行恢复关贸总协定(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缔约国地位的谈判,中国的外汇分配制度也在逐步变革中。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外汇市场的汇率机制。
一、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共同愿望
会议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金融管理部门、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外汇市场成员、广大企业和居民的共同愿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金融管理部门有责任加强外汇市场监管,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
二、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的作用
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是由外汇及相关市场参与者组成的市场自律和协调机制,在符合国家有关汇率政策和外汇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行为、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行为和银行柜台外汇及跨境人民币业务进行自律管理。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提高市场的规范化程度,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三、外汇市场的韧性增强
外汇市场韧性增强是指市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汇率弹性逐步增强,有助于及时释放外部压力,调节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另一方面,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使市场在外汇供求变动时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实现价格的发现和供求的平衡。
四、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的优势
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供求平衡的作用,在宏观上起到调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庞大,市场化的汇率机制可以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
五、重要改革节点:2005年和2015年
1.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
2. 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由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系统报出中间价。
3. 同年8月11日,人民银行要求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改革拉开序幕。
六、汇率调整机制
近年来,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但同时也受到外汇局的管制,实行双向汇率调整。在外汇进出口方面,实施货币平衡政策,以保持汇率的稳定。
中国外汇市场的汇率机制经过不断改革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市场化浮动汇率制度。市场化的汇率机制增强了市场的韧性,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够进一步规范市场的运作,促进外汇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国将继续推进汇率改革,逐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汇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