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失信人员名单 怎么样算失信人名单

2024-04-29 10:19:11 59 0

1. 什么情况下才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况会导致个人或者单位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1.1 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的判决

当个人或者单位明明有履行能力却拒绝履行法院生效的判决,就有可能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1.2 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妨碍执行

如果个人或者单位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阻碍法院执行程序,也会被视为失信行为。

1.3 以虚假诉讼、转移财产等方式规避执行

通过虚假诉讼、转移财产等手段来规避法院执行程序也是失信行为的表现。

2. 如何被删除失信人名单

对于列入失信人名单的个人或者单位,符合条件后是可以申请删除的:

2.1 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若被执行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经执行局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并通过查控系统查询两次都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可以申请撤除。

2.2 严格的程序要求

符合撤销条件后,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需要申请人或其他人提供有效财产线索,并经法院审核批准。

2.3 失信行为不是永久性

失信被执行人符合相关规定后,是可以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删除的,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3. 什么才算是失信人员

失信人员的定义和特征:

3.1 妨碍、抗拒执行

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式妨碍、抗拒法院执行,属于失信行为。

3.2 规避执行

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隐匿、转移财产等方式来规避法院执行,也构成失信行为。

4. 如何避免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要避免被列入失信人名单,应注意以下几点:

4.1 履行法律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及时履行合同、生效判决等法律义务,避免拒不履行。

4.2 合法维权方式

如果存在争议,应该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不得采取暴力、威胁等手段干扰法院执行。

4.3 诚实守信

言行举止要诚实守信,避免采取虚假诉讼等行为规避法院执行。

符合法律规定,遵守法律法规是避免被列入失信人名单的关键。对于已经列入失信名单的个人或单位,应积极整改,符合撤销条件时申请撤名,恢复诚信形象。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