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基金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一种现象,即估值涨了但净值跌了,导致收益为负的情况。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1. 估值与净值的差异
2021年07月13日09:23:估值是一个不准确的数据,而净值才是基金最为准确的数据。估值上涨而净值下跌是正常现象。
2. 购买基金的成本
2020年08月01日21:32:购买基金需要支付申购费用,即使净值上涨,但如果涨幅不足以抵消申购费用,收益仍然为负。
3. 基金净值与实际收益无关
2021年3月22日:基金的净值高低并不影响实际收益,因为实际收益取决于涨幅而非净值。即使净值不同,相同涨幅会带来相同收益。
4. 基金走势与实际收益
2023年1月11日:基金走势上涨而最终结算时收益为负,是因为基金的涨跌是相对于前一天的净值进行比较,综合情况可能导致这种结果。
5. 基金估值的误差
2021年12月26日:有时基金估值与实际净值存在较大误差,可能是因为更换了基金管理人等因素导致的。
6. 基金估值的不确定性
2020年5月7日:基金估值是根据季报等公布信息来估算,而后期基金经理调仓可能引起误差,时间越长准确性越低。
7. 估值与实际净值的偏离
2021年6月10日:估值与实际净值的偏离度受到季报公布时间等因素影响,大额交易可能导致较大差异。
8. 投资者视角与基金经理操作不同
2021年9月3日:投资者看到的是估值,基金经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仓换股,导致估值与实际净值存在差异。
9. 基金持仓变化引起的估值偏差
1月18日:基金持仓随时变化,但估值是根据季报持仓计算的,因此估值涨跌与净值不一定一致。
10. 基金增加与预期收益增加的区分
6天前:基金增加并不完全代表预期收益增加,必须考虑基金净值的每日增长才能真实反映收益情况。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